导语
近几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国际奶价不断走低,奶业整体发展速度放缓。受国际奶业发展环境和我国进口乳制品高增速等多因素叠加影响,自2014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奶业生产产销逐渐失衡,奶价持续下跌,部分地区出现“卖奶难”,乳品消费表现出“旺季不旺”的新情况。2015年元旦以来,国家高度重 视奶业发展情况,综合施策,出台一系列措施稳生产、保效益、调结构、促发展。当前,我国奶业生产总体保持稳定,产量增长,存栏稳定,质量提高。但仍面临奶 价持续低位运行,养殖效益下滑,乳品企业去库存压力大,消费信心不足,奶农卖奶困难等突出问题。
1奶业发展情况
1.1 奶业综合生产
奶业生产总体稳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牛奶产量达到3 725万t,比2013年增长5.5%。奶牛单产不断提高,荷斯坦奶牛平均单产可达到6 t。奶牛规模养殖加快推进,全国机械化挤奶率超过90%,奶牛全混合日粮、发情监控、疫病防治、粪污利用、快速检测、信息智能管理等技术在大中型牧场得到 广泛应用。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对全国规模牧场调研显示,2015年上半年,奶业生产形势保持平稳,但奶源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生鲜乳价格持续 低位运行,截止2015年6月,生鲜乳平均价格在3.40元/kg左右,同比下降15%左右,稳定奶业生产的压力依然很大。
1.2 奶业发展基础建设
奶源基地建设加快,奶业发展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国家每年开展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活动,落实资金扶持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截止2014 年底,国家已累计安排40多亿资金。2015年,国家继续安排10亿元财政资金,持续加强奶牛养殖场和小区改扩建,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同时,支 持养殖企业进口良种奶牛,增加高产奶牛核心群数量。另外,国内乳品企业加快自有奶源基地建设,自建和参股奶源比例不断提高,在乳品企业兼并重组、奶业发展 规划等国家多项奶业利好政策影响下,大批乳品企业,延伸产业链,种牧草、养奶牛、搞加工,推行种养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我国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
1.3 奶业行政执法监管
奶站和运输车监管持续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保持较好水平。从2009年以来,每年持续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2015年扩大抽检范围和频次, 在全国30个省区市继续高强度高密度实施监测。农业部信息显示,2014年农业部门共抽检生鲜乳样品2.6万批次,三聚氰胺等检测值全部合格,没有发生重 大质量安全事件。同时,结合监测计划开展专项整治,全国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1万人次,整改奶站445家、运输车75辆,取缔和吊销奶站146个,奶站标 准化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严格落实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安全监管“六项措施”,对涉及的739个奶站、387辆运输车和964个奶牛场全部建档立案,实 行质量安全重点监测。
1.4 奶业草畜配套政策实施
加快草牧业发展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的一项重要内容,奶业草畜配套是落实草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2012年国家财政立项扶持奶牛优质苜蓿生产以 来,“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深入实施,优质饲草料供应增加,我国苜蓿产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数据显示在项目带动下,国家每年新建苜蓿示范基地50万 亩,苜蓿质量和产量提升明显。2015年国家扶持项目省份已从最初的10个,扩大到14个。据统计,2012—2014年,项目实施3年来,已经取得阶段 性成效,全国共建成高产优质苜蓿生产基地150万亩,形成了100万t商品苜蓿产能。既示范带动了苜蓿产业发展,也为奶业提供了有力支撑,由于国产苜蓿供 应增加,增强了高产奶牛对优质牧草需求保障,同时有效应对了近年来美国苜蓿因含转基因成分而进口受阻对国内苜蓿市场的影响。
1.5 奶业科技支撑应用
奶业科技贡献越来也大,作用愈加明显。这些年,国家高度重视奶业科研工作,在科研投入上持续加大,特别是中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 略目标以来,奶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取得诸多,奶业国际“973”基础研究项目(牛奶重要品质形成与调控机理研究)实现立项,奶业科技公益行业项目立足质量安 全获得国家支持,奶产品风险评估项目紧扣风险因子变化全面启动实施,等等。特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多年奶业研究集成成果(优质乳生产的奶牛 营养调控与规范化饲养技术及应用、奶牛饲料高效利用及精准饲养技术创建与应用),先后在2013年和201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都为我国奶业 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1.6 奶业行业整合与投融资
奶业行业整合加速,社会资本青睐奶业行业发展。近几年,国内商业金融支持奶业发展的力度加大,奶业成为国内外基金、投行等资本市场争抢的一个新的投资热 点。初步测算,2013年以来,上市乳企定向增发、风投注资、基金投资等奶业投融资超过200亿元。总的来看,社会资本包括外资进入国内奶业行业,加速行 业整合和提质的同时,也不断推进我国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步伐。数据显示,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方面,目前我国取得新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许可证书的企业 为94家,较2013年的128家减少34家。经过重组并购和产能整合,截至2014年底,我国前10家国产品牌的行业集中度达到54.2%,较2013 年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在该项国家政策引导下,不少地区将兼并重组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升级产业相结合,将加工生产与原料基地建 设相整合,将行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相融合,积极出台综合性工作方案,奶业产业后发优势将逐步释放。
1.7 奶业国际化发展
奶业国际合作不断扩大,国内外交流沟通日益频繁。近年来,在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等国家新一轮改革影响下,奶业开放和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先后 与新西兰、阿根廷等国签订奶业合作备忘录,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建立奶业对话机制,成立“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中新奶业发展中心”“中爱奶业科技中心”“奶 业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美加等国联合举办培训班和研讨会。外资更是看好中国市场,投资奶业持续升温,并不断向奶业产业链上游延伸。2014年以来,国家 召开了中国-阿根廷奶业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中澳第六届奶业对话会、中新第六届奶业对话会,签订中加养牛业战略合作协议框架,政府之间、科研院所之间和协会 之间的合作不断深入,奶业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技术和管理理念在我国牧场得到推广应用。同时,我国奶业放眼全球谋发展,一些有条件、有优势的企业相继在大洋 洲、欧洲、美洲布局奶源基地,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等国际顶尖科研单位搞战略合作,加速国内国外奶业科技互联互通和深度融合,为推进全球奶 业发展与合作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奶业发展呈现国际国内“一盘棋”的发展的大格局。
2当前所面临主要问题的原因
当前,我国奶业发展面临最大最突出的问题是奶价持续下跌,奶农卖奶难、倒奶和乳企限收拒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乳品进口数量持续增加,市场价格低,竞争优势大
中国奶业协会信息网数据统计显示,1999年以前我国乳品进口在10万t以下低位徘徊,2000—2008年从21万t上增至39.3万t,年均增长 8%,2008—2014年乳品进口迅速攀升,年均增长率可达30%。在进口乳制品中,奶粉进口速度增长最快,2008—2014年年均增长40%。以 2014年数据测算,进口乳制品折合原料乳1 200多万t,占全国牛奶总产量近1/3。我国乳品进口来源地主要为新西兰、美洲、澳洲和欧盟,这些地区奶业发达,养殖成本低,平均奶价 在2元/kg,而我国10个主产区平均奶价是4.05元/kg。从奶粉价格来看,2014年以来,国际奶粉价格大幅下降,全脂奶粉拍卖价格从2013年的 最高价格(5 000多美元/t)降至2015年7月初的2 054美元/t。初步测算每吨进口奶粉价格比国内生产成本低1万~2万元。所以,进口奶粉的冲击,对当前我国奶业面临的问题关系紧、影响大,对我国奶业长 期发展的影响更不能轻视。
2.2 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仍缺乏足够信心
2014年全国乳制品总产量2 651万t,同比下降了1.2%,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奶业消费市场出现首次下滑。纵向来看,国内奶业发展还没有完全摆脱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对 奶业造成的重大影响,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消费信心还没有恢复在婴幼儿奶粉选购方面,出现大量消费者国外抢购奶粉或者首选进口产品就是典型的例证。可以 说,目前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有了明显的改善和质量保证,但让消费者提高信任度还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2.3 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加强和乳企质量意识提高
从调研情况看,奶农卖奶难,乳企限收拒收的群体多为散养户,主要是由于散户在养殖生产大多数有着“小、散、乱”的生产特点,原料奶质量和数量没有保障, 在奶业形势下行的大背景下,直接受到影响。规模以上养殖场,养殖操作规范,原料奶数量和质量稳定,签订有正规收购合同的,受到影响相对较小。从本质上看, 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优胜劣汰的一种正常表现形式。同时,当前奶业发展面临的奶价持续下跌,奶农卖奶难、倒奶和乳企限收拒收等主要问题,也是我国加入 WTO以后与国际经济接轨,逐步而广泛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国内农产品贸易和国际农产品的贸易关联度越来越高,奶业行业受到经济和贸易全球化一体化影响 的结果。
3对策及建议
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调结构、转方式的重大任务,奶业发展也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的严峻挑战。只有适应新形势 和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奶业发展主要矛盾,推进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实力,抓住奶业发展关键点,并集中力量落实解决,才能克服困难,促进奶业持续健康 发展,开启中国奶业新未来。
3.1 持续加强和引导奶业行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奶业生产波动加剧,表现出“忽上忽下式”的发展。2013年底出现全国奶源紧张,2014年上半年发生奶源过剩,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倒奶杀牛” 现象,从以上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进口奶粉快速增长的冲击是直接因素,2014年我国进口奶粉创历史新高,达到104万t,折合原料奶800万t左右,乳 品企业减少了国内生鲜乳的使用,加上国内产量增加,造成原料奶销路不畅;乳制品消费乏力是间接因素,受经济增长放缓、乳制品价格高位等因素影响,乳制品消 费需求不足。但从根本原因看,是我国奶业生产模式不适应奶业发展的要求,产业链各环节利益联结机制没有理顺,奶业稳定发展的综合调控机制不健全,进出口调 控、产销形势监测预警、市场引导等有效手段缺乏,使得产业的弱质性暴露无遗。因此,必须重视和持续加强引导奶业行业转型升级,使转型升级覆盖全产业链各个 环节,理清行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制修订,给行业发展铺就良好的发展平台,建立起积极的发展环境。
3.2 积极应对国内外行业的同台竞争
我国奶业开放程度较高,国内国外同台竞技,压力较大。从国内方面看,我国奶业整体素质不高,散养比重大,100头以下养殖比重仍占养殖总量的50%以 上,散养条件简陋,设施设备陈旧,抗风险能力弱,在“种、料、病、管、控”等养殖关键技术方面与规模化牧场差距较大。同时,我国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保 护和粪污处理要求越来越高,奶业生产成本累加效应明显,目前仍处于上升通道。从国外方面看,奶业发达国家生产成本低,竞争优势明显。目前世界原料奶平均价 格为2.3元/kg,比我国低30%以上。当前,中澳自贸区相关协定已签署并开始实施,欧盟奶业生产配额已于今年4月取消,其将在全球寻找新的市场,奶业 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我国奶业要抓住加快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只有不断在提高生产效率上采取措施,在创新经营模式上挖掘潜在力量,树立竞争意识和忧患意 识,积极应对国内外行业竞争,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3.3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布局谋划行业发展
从短期看,在当前国内生鲜乳价格较低、奶业发展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奶农要努力降低养殖成本,节本增效,多渠道尽快实现散养向牧场转变,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和竞争力。牧场养殖企业要坚持种养结合发展,积极参股入股奶牛养殖场,加快奶业转型升级。乳品企业要善待奶农,严格履行合同收购原料奶,通过参股入股、兼 并收购、托管提升养殖场等方式,完善乳企与奶农利益联结机制,使奶牛养殖收益有保障。
从长远看,应统筹做好发展目标、布局结构、养殖方式体制机制和培训宣传等方面的战略规划,顺应改革大势,契合市场发展规律,科学指导我国奶业行业发展。 第一,国家主管部门应科学调整奶业发展的思路。从注重数量增长向数量与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从依靠资源消耗向依靠技术创新和提高奶农素质转变,实现奶业提质 增效。第二,科学规划和布局奶业生产,因地制宜调整产品结构。积极稳定我国北方奶牛主产区,鼓励广大南方省份奶业开展新兴产区建设;稳定我国荷斯坦奶牛的 数量,积极发展三河牛、褐牛和西门塔尔牛等乳肉兼用型品种;稳定高温灭菌奶生产和市场,加强乳品冷链建设和扶持力度,大力推动低温奶产品比如巴氏奶、酸奶 等本土优势产品发展步伐。第三,指导加快转变奶牛养殖方式。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奶牛良种化水平,保障优质饲草料供应,形成种养结合、为养而种、 以种促养的健康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第四,探索奶业经营模式创新。鼓励企业对产业链条前伸后延,多环节多方式,综合利用土地、草场以及人才、管理、互联网、 资本等资源条件,深入探索“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发展路径。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密切奶农与乳品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另外,政府和社会各 界还应重视推动奶业培训宣传工作。要多方参与促使奶业培训宣传多样化和有活力,使消费者易接受、易明白。引导开展奶业公益活动,主动宣传科学饮奶知识,创 新宣传形式,展示国内奶业发展的特色和成就。同时,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引导科学消费,始终把提振消费信心作为奶业宣传工作的落脚点和切入点,营造奶业消费 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