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5岁的徐文胜,是丰都县双路镇楠木村村民。他年轻时外出务工,经历了一些人生阅历后,加上已经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不禁感叹“与其给别人打工, 不如回家养肉牛”。于是毅然放弃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返乡搞起了肉牛养殖。他通过勤劳的双手,如今建起了自己的养牛场,随着养牛头数逐渐发展壮大,产生了 较好的经济效益。
打工10年 愤然辞工
1998年,徐文胜进入涪陵区一家塑料厂打工。在当时那个年月,能够找到一份不日晒雨淋的工作,加上离家也比较近,算是很不错的了。
“所以我十分珍惜,虽然是一名普通工人,但我还是脚踏实地,自我约束,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以厂为家的观念,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并虚心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从而逐渐成为一名技术工。”徐文胜说。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很多工友学到技术后纷纷选择跳槽,但徐文胜却不为所动,他觉得不能“过河拆桥”,自己的技术是进厂学来的,厂里也给了自己不错的待遇,就应该为这个厂尽职尽责地效力。
不知不觉,他在厂里打工满10年。想到很多企业开始为职工缴纳社保,他也去找厂方负责人商量,却遭到了老板的断然拒绝。“我给厂里卖命这么多年,没有功 劳也有苦劳,没想到老板却这样对待员工,到现在我才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给别人打工永远不会有大出息,得想法干自己的事业。”徐文胜说,于是愤然辞工。
返乡创业 领养母牛
2009年,回家的徐文胜想自主创业,恰好当时恒都公司为了助推农户致富,凡符合条件的农户可对牛进行领养;8年领养期满,农户将母牛还回去,8年中母牛所生牛犊都归农户所有。想到这是个“借鸡下蛋”的机会,他就从恒都公司的养殖场领养了20头母牛。
“我是在农村土生土长大的,虽然以前没有养过肉牛,但是多少懂一些养牛知识,加上我买来有关肉牛养殖技术方面的书本自学,领养以来倒也顺风顺水。”徐文胜说。
据了解,楠木村荒山荒坡比较多,森林植被和草资源丰富,是天然的牧场。从一开始,他就采取散养模式,每天把牛儿赶上山坡林地放牧。谁知有一天,一头牛儿被村民安放用来夹野猪的夹子夹住,一条脚被活生生地夹断了。
想到还没有产生效益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徐文胜十分难过,好在在当地镇村干部的调解下,责成安放夹子的村民赔偿给他500元现金,同时教育这位村民,野猪是受国家保护的动物,不得以任何方式捕捉野猪,否则犯法。
由于受伤的牛儿负痛,影响了正常生长,喂养一段时间后,徐文胜将其宰杀卖肉。其他的母牛养至七八个月,先后发情配种,并顺利产下牛犊。
产生效益 增添信心
徐文胜告诉笔者,除了给母牛配种必须由兽医人员来执行外,其他如牛儿防病防疫,他都能够独立完成。养牛6年来,还没有发生母牛难产、牛犊死亡的现象,虽然偶尔有牛生病,那也是正常,一般打一两针,再服一两次药就好了。
“开始两年主要是投入,到了第三年后,才逐渐产生效益。由于资金不足,母牛产的牛犊,一部分直接养大,一部分在断奶后就出售。”徐文胜说,一般一头小牛可卖2000元左右,而一头育肥牛体重达到800多斤出栏,毛收入至少在1.1万元以上。
近几年来,他养殖的能繁母牛基本保持在15头左右,每年每头几乎都可产下一头牛犊,除了采取野外放牧的方式,针对养上400斤左右的公牛,他就实行圈养并进行催肥,一般养上8个月左右,就可以出售给恒都公司。
“去年是我养牛效益最好的一年,全年共出栏商品肉牛15头,实现纯收入约6.5万元。”徐文胜说,养肉牛让他尝到了甜头,下一步,他将对养殖场进行扩建,力争肉牛年存栏50头,年出栏20头,从而把养牛场办成家庭牧场。 |